我院国际发展合作部主任于佳就我国“新三样”和优势产能议题接受中国环球电视网采访-od体育全站app下载

x << 返回
x
od体育全站app下载
/ / / 部门动态

政策实践

我院国际发展合作部主任于佳就我国“新三样”和优势产能议题接受中国环球电视网采访

2024-06-04

2024年4月30日,我院国际发展合作部主任于佳博士应邀参加中国环球电视网法语频道组织的主题为《新三样:过剩产能还是优质产能?》的圆桌论坛,与来自国内其他高校及研究机构的学者和法国在华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共同就我国“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的贸易竞争力、新能源产业的国际重要性和新全球化背景下的竞合关系等议题发表看法。

 

图片

 

在被问及哪些因素促进了以“新三样”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时,于佳表示,“新三样”很好地表明了中国工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工业生产向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和绿色产品不断迈进,是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这不仅归功于中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减少碳排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也得益于国内从原材料加工到高科技制造的完整产业链,得益于较低的生产成本、高效的规模经济以及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助力。

 

图片

 

针对一些中国电动汽车生产企业已经开始陆续在海外设厂的现象,于佳评论道,这一现象非常积极,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并创造就业机会。“新三样”具有很高的高科技含量,可以给发展中国家带去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当地工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光伏技术和电动汽车作为低碳的绿色产品,是能源生产和消费脱碳的重要手段,可以为对抗气候变化做出重要贡献。此外,在这些国家建立工厂还加强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有助于缩短供应链,降低物流成本,更好地适应和满足不同市场的需求,推动实现市场多元化,对当地和全球经济的发展都非常有利。

 

最后,面对美国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这一问题,于佳回应,美国实施的政策和“脱钩”做法有违市场规律,可能会对全球和美国自身产生负面影响。美国的限制措施可能会推高光伏产品价格,增加美国消费者的成本,导致大量国内就业岗位的流失,并使美国实现能源转型目标变得更加困难。在国际层面上,美国的政策也会破坏光伏产业的生产链,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背道而驰,不仅损害全球的整体利益,也在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等方面对美国自身造成很大伤害。

 

此外,圆桌论坛的其他嘉宾也分享了他们的真知灼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赵永升表示,产能过剩是美国人自己发明和诠释的语汇,并且很多欧美人士自己都对这一概念没有清晰的认知。该概念本身不仅缺乏清晰的定义,也缺乏统一的定量标准。拿欧美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的产能是颇具讽刺意味的,以此来指责中国向外输出过剩产能也站不住脚。美国可能在心理上尚未习惯一个强大的,特别是技术上强大的中国。他同时强调,美国的政策制定者与美国普罗大众在对中国的心态上也存在巨大的差异。中美之间没有必要惧怕竞争,但是有必要保持竞争规则的稳定性。

 

法国液化气集团中国总裁黎瑞华评论道,中国近年来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取得了显著增长,氢能在中国的能源和产业政策中是重要一环。根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中国计划在2025年前部署5万辆氢能源车辆。他随后介绍了法国液化气集团在氢能源全价值链的技术专长和在中国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的业务,并强调氢能源汽车对于中国和世界交通领域的脱碳进程和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他还表示,中国在创新领域取得长足进步,已成为人工智能、电动汽车、高速铁路、量子信息等行业的关键供应商。中国的营商环境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第一梯队,在放松外资准入限制、简化行政手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断进步,营造了稳定和可预期的外国投资环境。

 

法国gtt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安南对中国在能源领域脱碳的努力表示钦佩,指出能源领域从煤炭向天然气的过渡可以减少碳排放50%以上。为此,gtt积极与中国的战略伙伴携手,在液化天然气港口建设和大型运气船领域不断扩大合作。他同时还表示,在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域,中国的技术水平已经在其他国家之上。不少欧洲车企也采购中国的动力电池在欧洲本土生产汽车而不光是进口中国的电动汽车。中国较低成本的光伏产品使得部分盈利困难的太阳能项目得以继续推进。“新三样”的走俏对各方都有利,并且会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除央视法语频道外,此次圆桌研讨还得到了刚果(金)《精英论坛报》、刚果(金)日报网和马里快讯等外媒的转载。

 

 

相关报道链接如下:

于佳主任问答节选:

完整节目链接:

刚果(金)《精英论坛报》

刚果(金)日报网

马里快讯

 

供稿:国际发展合作部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