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毕业典礼|蒋扬天:以心为本 常悟常新 笃行共进-od体育全站app下载

x << 返回
x
od体育全站app下载
/ / / 学生动态

教学培养

2024毕业典礼|蒋扬天:以心为本 常悟常新 笃行共进

2024-07-03

编者按

6月28日上午,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2024届毕业典礼在北京大学朗润园万众楼圆满举办。新结构院2024届博士毕业生蒋扬天作为学生代表发言。

 

图片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各位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我是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2024届应届毕业生蒋扬天,感谢学院提供的机会,感谢各位老师各位朋友们一路的陪伴,很荣幸能够在新修建好的朗润园发言!

 

每次写论文也好,发言也好,常常担心笔不胜意。我仔细反思了一下自己总觉得笔不胜意的原因,我想可以归结到孙中山先生的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作为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学生,我们虽然名义上从学院毕业了,但是作为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一员,以自主理论创新引领学科发展,我们依然责任在肩、使命在肩!

 

回首来时路,我们于朗润园相识,今天又于朗润园相聚。过去五年来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各位老师的言传身教中,我们接受了最前沿、也是最严格的经济学“三高”训练,并顺利通过了博士生资格考试;在各位老师的悉心教导下,我们深入各地进行学术交流与调研,将论文写在了祖国大地上;也正是在各位老师的关心栽培下,我们这些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的“小树苗”们才能在风雨中更加坚韧、茁壮成长!所以让我们先把掌声送给五年来关心栽培我们的各位老师,祝各位老师万事顺意、桃李满园!

 

迈步新征程,我们从五湖四海而来,即将奔赴各个领域,如何扎根本职,在自己的岗位上更好地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是我们每一位毕业生必须思考和共同完成的时代课题,在大家即将扬帆远航之际,我以如下12个字与大家共勉:

 

一是“以心为本”,初心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最清澈、最纯粹的追求。“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广大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而“经世济民”是广大经济学研习者的初心和使命。未来大家即将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施展拳脚、发光发热,然而,“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不忘记自己“从哪里来”,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应“到哪里去”,大家自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出发,应当始终牢记当初相聚时的“初心”,应当始终牢记林毅夫老师常跟我们讲的“君子务本”,不忘初心、不忘本,我们才能更好地将老师们于学院所传之“道”一以贯之,更好地将老师们所授之“业”服务于我们的工作岗位,从而真正助力于我们国家经济学学科建设,助力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二是“常悟常新”,纵观人类历史,新的思想理论、新的发明创造、新的科学进步往往离不开“悟”的功夫。牛顿“悟”出了万有引力,爱因斯坦“悟”出了相对论,阳明“悟道”始有“心学”,慧能“悟道”见性成佛……在人工智能加速发展的当下,人类与人工智能的有效区分或许就在于“悟”的能力;在发达国家经济学思想理论充斥于当前经济学思想市场的今天,以“常无”之心“常悟”方能推陈出新,方能切实提高发展中国家经济思想理论的学术影响力;在各位同学们即将毕业的此刻,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悟”出“金点子”、“悟”出“好方法”、“悟”出“新理论”,从而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展现出一位北大学子、一位新结构学子应有的本领、能力与担当。

 

三是“笃行共进”,笃行以致远,惟实以励新。大家即将前往各个领域工作,如何在各领域的实践中进一步深化经济学理论的自主创新?如何在“知行合一”中更好地服务于我们国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朗润园里的年轻人,自应挺膺担当,责无旁贷。五年来,大家跟随老师们的步伐,从北大的园子里出发,在学术交流与实地调研的过程中走遍了五湖四海,共同成长;未来大家即将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也希望大家能够秉持着学院“因行得知、用知践行、以成证知、知成一体”的理念,奋发有为,共同进步!

 

朋友们,青春不打烊,愿我们始终以青年人的朝气、志气以及锐气迎接前行路上的风雨;朋友们,毕业不散场,尽管我们即将奔向大江南北,但心中的那份情谊,那份对理想的执着,将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纽带。让我们带着对学院的祝福,带着彼此的鼓励,勇敢地踏上新的征程。


网站地图